山西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大学。哲学、物理学两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山西大学大同校区位于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山西省大同市,是山西大学“一校两地四区”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同校区是园林化绿色校园,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占地面积549亩,预留发展面积677亩,将达到千亩校园的规模。平城校园重点布局优质本科教育,云冈校园重点布局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和一流科研机构。校内现存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建筑群是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中国近代校园建筑设计的典范。
大同校区学科基础雄厚,与太原校区相应学院实行“一体化”管理。校区聚焦新质生产力,面向国家及区域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布局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文化遗产、智慧农业、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等12个新兴本科专业,初期年招生规模1000人,到2028年在校生规模将达到5000人左右,到2032年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0人。
大同校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流科研机构。开设专业的学院拥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山西省重点学科、3个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4个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选址于大同校区的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是教育部推动成立的国内第三个新体制研究生院,以打造石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发展方面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高地为己任,奋力担负起存续文化基因、增进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筹备建设的山西大学高等研究院致力于具有国际性、创造性和前瞻性的学术研究,培育促进重大成果产生的土壤,鼓励原始创新的不断涌现,以服务国家及区域战略需求为目标导向,布局和抢占科学发展制高点。
校区师资力量雄厚。开设专业的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36人,其中教授209人,副教授333人。充分发挥大同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引进国内一流大学教师团队讲授专业课程,引进高水平行业企业专家讲授实训课程。到2028年,校区专任教师规模将达到500人,形成一支以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为骨干、优秀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在教学和科研能力具有突出竞争力的教师队伍。
建设大同校区是山西大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优先布局新能源、人工智能、文化遗产、智能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等“四新”专业和新兴前沿交叉学科。旨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搭建一流科技平台,集聚一流创新人才,催生重大科技成果。大同校区将发展成为面向新质生产力、支撑新兴产业集群的重要引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桥头堡,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增长极,加快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样板。
山西大学大同校区诚邀广大英才加盟,共襄盛举。
一、工作地点、招聘岗位及招聘专业类别
(一)工作地点:大同市
(二)招聘岗位:教师岗(116人)
(三)招聘专业类别
计算机类、软件工程类、自动化类、能源动力类、电气类、机械类、土木建筑类、物理学类、通信类、电子信息类、化学类、材料类、农业类、数学类、历史学类、文化遗产保护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英语类、现代教育技术类、统计类、网络安全类、网络与新媒体类等相关学科专业。
二、招聘对象及基本条件
(一)招聘对象
海内外优秀教学科研人员、优秀青年博士、博士后。
(二)基本条件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年满18周岁。
2.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3. 具有良好的品行,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心理条件。
4. 具备岗位所需的学历学位、专业、资格条件及其他要求。国内院校的2025年应届毕业生须于入职前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国外院校的2025年毕业生须于入职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证书》。
5. 应届博士研究生、出站博士后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急需紧缺专业或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薪酬福利
1. 享受高于太原校区待遇。年薪:20-40万元(税前);安家费:20-50万元(税前);科研启动费:20-50万元(税前)。优秀人才可享受“一人一议”政策。
2. 为新入职人员办理省编制、落户、社保等事宜,提供一站式服务。
3. 入职人员落户太原的,子女可享受山西大学附属幼儿园、附属子弟小学、附属中学初中部优质教育资源;入职人员落户大同的,子女可享受大同市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
4. 学校为新入职人员申领省、市各项人才补贴。
5. 学校为入职大同校区人员提供人才公寓,分配与管理办法按照《山西大学大同校区人才公寓分配与管理办法》执行。
注:以上均须符合国家与地方各项政策。
四、招聘程序
(一)报名
1. 报名时间:2025年全年接受简历投递。
2. 报名方式:网络报名。
应聘者进入(http://www.sxu.edu.cn)右上角菜单栏中“招聘”页面,进入“山西大学人才招聘系统”。注册个人账户,填写个人信息,保存个人简历,工作地点选择“大同市”,申请应聘岗位,并按照招聘流程提交其他相应材料。
(二)资格审查
由用人单位对应聘者条件进行资格初审。未通过初审筛选者,不再另行通知。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聘人员,电话通知本人资格复审、面试考核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三)面试考核
1. 由各学科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考核。面试考核方式为教学测评、学术汇报、回答问题,成绩合格线为60分。
2. 由用人单位各分党委成立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考核小组,对应聘人员逐一进行谈话考核,并进行心理测试,考核测试不合格者不予推荐。
(四)学校审核
学院将拟聘用人员推荐到人力资源处审核,审核通过人员由人力资源处提交校学术委员会、校长办公会、校党委常委会审议。
(五)公示
在学校网站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公示拟聘用人员内容包括:拟聘用单位、姓名、性别、出生时间、毕业院校/博士后流动站单位、所学专业、学历(学位)、毕业时间/博士后出站时间等。对反映的问题查实并影响聘用的,不予聘用;对反映的问题一时难以查实的,待查清后再决定是否聘用。
(六)体检、考察
1. 体检和考察由山西大学组织实施。体检有关事宜在山西大学网站通知,体检费用自理。
2. 体检标准及项目参照《山西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修订)》执行。体检应当在具有体检资质的三甲综合性医院进行。体检结论不合格需要复检的,可在体检结果告知后7日内提出复检申请,到具有体检资质的同一级别或上一级别的另一家医院复检。学校、参加体检的应聘人员及家属对复检结果仍有疑义的,由承担复检的医院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会诊,作出最终结论。对因怀孕不能全部完成体检项目的,按国家相关政策执行。不按时参加体检者,视同放弃资格。
3. 各分党委成立政治审查小组,赴拟聘人员毕业学校(或工作单位)对拟聘人员进行全面考察。考察内容主要包括拟聘人员的政治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师德师风、学术诚信、社会奉献、身心健康、能力素质、学习与工作表现以及需要回避的情况等,并对拟聘人员提供报考信息的真实性和档案进行复审或审核。各单位要强化考察环节,严格把关,考察应深入细致,对被考察对象全面了解,防止考察失察、失真。
4. 体检、考察不合格的不得聘用。
5. 对应聘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招聘工作的全过程。在招聘工作的任何环节发现应聘人员的资格存在问题,随即取消其资格,且不予聘用。
(七)聘用与签订合同
公示期满无异议且体检与考察合格者,学校为聘用人员办理聘用手续,并与其签订聘用合同。聘用人员须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岗位职责,承担大同校区的教学、科研以及学院交派的各项工作任务。聘期管理按照《山西大学专任教师准聘期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五、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 山西大学·人力资源处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电话(传真):0351-7010277 电子信箱:sxdxrs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