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

当前位置: 首页» 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建设
把爱国奉献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标识

发布单位:人力资源处   发布时间:2019-07-03


尚贤者,政之本也。尊重人才、信任知识分子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以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贡献了卓越的聪明才智,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进入新时代,以黄大年、南仁东为代表的广大知识分子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谱写了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爱国奉献的新篇章。爱国奉献既是知识分子必须坚守的精神标识,也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

  早在170多年前,马克思就告诉人们,“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知识分子虽然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得比较深入,但只有融入到国家事业发展之中,才能更好地彰显人生价值,实现目标追求。

  历史总是不断向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广大知识分子面临前所未有的成长成才机遇。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广大知识分子、广大劳动群众、广大青年要紧跟时代、肩负使命、锐意进取,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因此,广大知识分子要把爱国奉献作为人生底色,把践行效国之行、实现强国之梦作为应有的价值追求。

  把爱国奉献作为应有的精神标识,首先需要知识分子补足精神之钙。“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定的理想信念既是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根本,也是其实现人生抱负之关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古训传递的就是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所尊崇的坚定信念。古代圣贤尚能如此,今天的知识分子更应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勤补精神之、常固思想之元,真正做到无论何时何地都把“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放在至高位置。

  天下为公、担当道义。广大知识分子不仅应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还要有强烈的担当精神,不负青春之“华”。不可否认,当前一些青年人才面临着工作的焦虑、生活的重担和现实的压力等各种各样的成长烦恼。在这种情势之下,何以让青春无悔?就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上,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冲锋陷阵的担当作为,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用自己的努力推动国家发展,实现自身价值,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实绩,不虚度青春年华,不辜负时代使命。

  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担当精神,最终都要落脚在实干有为之上。“劳动才是人的第一需要,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告诫人们要用实干来创造生活。行进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无数事实证明,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广大知识分子只有将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忠贞不渝的报国之志和至死不变的爱国之情转化为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进步的有机统一。

(作者:曹晗蓉,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9年07月02日 02版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