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

当前位置: 首页» 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建设
教育之美在心与心的交流

发布单位:人力资源处   发布时间:2018-11-15


教育之美在心与心的交流

张贵勇

美国媒介理论家尼尔·波兹曼曾表示,任何一种技术都既是负担又是福音,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利弊并存。进入互联网时代,教育逐渐迈向现代化、信息化,由技术而带来的负担与弊处尤其需要教育人警醒。

本周发生的两则新闻可谓形成了鲜明对比。“学生要不要使用手机?此事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说的算,还是该由孩子来决定?”为解决令许多人头疼的手机使用问题,南京一中国际部日前举行了一场“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利弊分析亲子辩论会”。辩论会上,4位高一女生和4位爸爸针锋相对,各不相让,对有关问题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另一条新闻是,一位家长和语文老师因到底是“想象”还是“想像”在微信群里吵了起来。事情缘起是浙江萧山一位家长发帖,孩子语文考试有这样一道拼音填空题,孩子填的“想象”,被老师打了一个“叉”。班上好多同学填“想象”,也都是错的。老师认为,“想像”才是正确答案。

一个是面对面用事实说话、用道理服人,一个是借助新技术平台一争黑白、各抒己见,看似均为“吾更爱真理”,结果却不相同:前者除了有助于达成共识,还倾听了彼此心声,看到了明显的成长与博大的父爱;后者由探讨知识的对错升级为情绪化的争吵,也许当事人并不介怀,但总感觉少了发自内心的接纳,没有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

其实,不管是学生使用手机,还是布置家庭作业、在家校群发布信息,都可以从辩论会中获得一定启示:教育是育人的事业,离不开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办好教育要重视人本身,尽量发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中如此,在教育沟通中也要这样。无论教育工具多么高科技、高大上,都很难具有直抵人心、春风化雨的属性,不能起到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的效果。

的确,科技的升级迭代为教育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教育者要认识到,并不是有了微信群,家校之间的关系就更近了;有了智能教室,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变好了;有了家校沟通平台,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更好了。诸多现实表明,高科技的出现反而对教育传统提出挑战,给教育教学带来不小的阻力。正如以色列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到的,“人发明了工具,反被工具所驯化”。进入互联网时代,教育者特别要警惕科技至上的倾向,不能陷入唯技术的误区,应有意识地遵循教育规律,尊重教育传统,认识到好教育不是来自沟通渠道的多寡、频率,而是沟通的质量与深度。

教育者也要明白,科技只是教育的辅助或工具,并不能从根本上替代教育本身,好教育不是来自所使用的工具多么智能化,而是有没有走心、用心。脱离了面对面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影响,教育很容易窄化成单纯的知识传授,失却精神引领、心灵熏陶等更重要的内涵。即使在教育沟通时,也要警惕线上化倾向。其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比较常见的家访,就是很好的教育传统,是家校合作共育孩子的有效形式,至今仍值得践行。

教育的独特魅力就在于教育者陪伴孩子们成长,并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他们做榜样,使他们感受到教育之爱、社会温暖和自我责任,一起去赴一场美丽的心灵之约。坚持走在扶贫一线的浙江省宁波市李惠利小学教师周秀芳,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在日前举行的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她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虽已古稀之年,但她倾心支教扶贫,多次深入农村,与贫困学生面对面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业与心声。在1700名湖南学童的心中,她是永远值得敬佩和爱戴的周奶奶。

有了心与心的交流,教学变得立体,教育变得丰富,对师生而言均实现了积极的成长。每位教育者若明白科技与教育的关系、把握了教育本质,各教育主体之间能深度有效沟通,共同为孩子设计成长方案,教育便如沐春风,真正发挥育人之功。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12日 02版)





相关附件:






■  下一篇文章: 教育之美在心与心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