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

当前位置: 首页» 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建设
追求教育理想 传承教书理念

发布单位:人力资源处   发布时间:2018-11-15


追求教育理想 传承教书理念

张轮

全国教育大会余音绕梁,教育工作者尚意犹未尽,总书记又为西藏民族大学六十华诞发来贺信,意味深长。作为雪域高原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倍感振奋之外,更多的是深感深思深悟,体会教育情怀之重、教书伟业之艰、教师肩责之巨。十九大提出的“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必然有其优先的道理。

教育之理想,是国家和社会的正义价值观对于教育事业所寄予的精神期许。教育之理想,对于教育工作者个人来说,是对所从事的事业的自觉认同和高度崇拜,是集价值、理性、高尚、道德、信念、情怀为一体的综合认知,是止于至善。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时,提出做“四有好老师”,其中第一点就是“有理想信念”。共同的教育理想,承载和决定了教育事业的格局、教育事业的担当、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事业的最高愿望和根本追求,理应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武器和行为依据。教育之理想,有科学的、人文的、社会的、历史的、人本的解释;教育之理想,源于初心,也有着时代特点,有着社会、国家和民族的遗传基因。回归到一个问题上来,就是如何进行教育理想的构筑?核心无外乎“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最为凝练的描述。

教书之理念,是教育理想在历史的时间维度和社会的空间维度的技术映射。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承和发展道德、知识、文化、认知的行为,“书者,以笔画记之辞”“书,凡载籍谓之书”,人们孜孜不倦地在笔墨手卷的见方之地上寻求、继承和发扬着智慧的光芒。时至今日,人类社会的高度和快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等新生事物的兴起,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变革,更是掀起了“人”洞察外部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新思潮,赋予了教育更多的功能和外延,人们也对教育内涵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务实的理解,甚至不得不去考虑互联网之后的未来世界是一个什么样子。狭义的“教书”二字已不能表达教育本身所承载的博大精深、与时俱进的教育组织形式,已经将“教书”拓展为对于教育行为和教育工作者职业体现的泛化理解,机构治理之形式、学术管理之举措、道德规范之要领、知识传达之轨迹、心灵塑造之路径,以及各种资源的有效聚集与利用,是教育理想的落地生根和直接体现,“教书育人”的先进理念远远超越了教育工作者对于职业的行为范畴的理解,直接决定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的桥梁,是先进的、实事求是的、因时因地制宜的教育理念,体现在不能局限于就书论书,既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要探寻“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道路上。

教师之理解,是教育理想、教育理念在于教育工作者个体的岗位、责任的体会与担当。人类文明的传承沧桑变幻,“教书”之“匠”,已经脱离了对于工作技能的简单要求和作为“养家糊口”的职业选择之认识。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描述,不同的高度、不同的维度上有诸多完美缜密、不落窠臼、积极上进的文字表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了每一个从业者的座右铭,“立德树人”是所有教师对于职业目标的不懈追求。教师“传”为人之道、“授”立事之业、“解”心灵之惑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塑造着自己。春蚕即使到死,丝也未尽其所功,为人类的进步绵延不断地延续着精神瑰宝;蜡烛即使成灰,泪也未干其所德,为文明传承锲而不舍地点燃智慧之光。和缔造规范化的、有特定的时空价值体现的制造业产品相比,启迪人的灵魂,促进和引导“人”对于德之崇高、智之卓绝、体之强健、美之审视、劳之价值的体会,更是昭如日星、至高无上。立言立德立行之意义非凡和伟业之艰,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光辉使命,是对岗位的深刻理解。这些,都是高于自身的业务、学术和技术水平等职业属性的,是崇高的教育理想化身和教育理念实践。正因此,教师的职责是出于教书技巧和非局限于技能传授的,是具有国家、民族和历史使命的,理解“人”才是国家真正的“国之重器”,“教师”乃重器之缔造者。体现在微观的工作实践中,就是牢固树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思想。作为雪域高原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身师和德范。

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在党的领导下西藏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西藏各族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生动体现”。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字斟句酌总书记贺信的嘱托,当风雨砥砺鼓征帆,快马扬鞭自奋蹄。“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高原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追求,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高原教育工作者的崇高理想,西藏的教育事业一定会成为苍穹之下人类文明的璀璨瑰宝。

(作者系同济大学、西藏农牧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05日 05版)





相关附件:






■  下一篇文章: 教育之美在心与心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