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大:让教师队伍强起来
记者 方梦宇 通讯员 周慧
“课堂上,我从不允许学生迟到,但在11年前,我自己却迟到过一次。”从教30余年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院长朱士信,曾把自己的这次“失误”向全场近千名教师进行过一次“坦白”。
尽管这唯一的一次迟到是因为学校交通车被堵在了路上,但朱士信当天仍然向学生进行了深刻检讨,并保证绝不会再有第二次。从那时起,朱士信每次上课都提前一个多小时赶到学校。
近年来,合肥工大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同步推进教学科研,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让教师队伍强起来。
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第一标准
“学历高、科研好,并不代表就一定能教得好课。”时至今日,合肥工大副教授常山仍记得朱士信的告诫。于是,常山从老教授的助教开始做起,两个月后才第一次真正走上“高等数学”的讲台。
然而,首次登台并不圆满。课间时,学生向常山反映:“讲快了。”这次经历让常山养成了与学生定时交流的习惯。如今,常山每个学期的授课,要给学生布置六七次作业和两三次课堂测验,全过程不间断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对于学生私下里的提问,常山总会及时回复。
在合肥工大,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第一道关卡抓起。在新进教师岗前培训中,学校专门开设师德教育专题,引导新进教师加强自我修养,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学校还为青年教师配备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导师,重点对思政工作进行“传帮带”,进一步确保了优秀师风传统的传承和发扬。
“学校把队伍与阵地建设工程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五大工程之一,把师德师风建设与学术相结合,与团队相结合,与个人未来发展相结合,形成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鲜明特色。”党委宣传部部长胡兴祥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是首要考核项目,而师德表现则是“一票否决”。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引导广大教师回归课堂、回归本科教育,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学校党委书记袁自煌说。
教学与科研共进,人才与成果齐飞
近日,材料物理与新能源材料系项宏发教授及其科研团队,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碳负极材料,为我国研发高容量可快充钠离子电池用碳负极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
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未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和论文里,还被项宏发和一支几乎全部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80后博士教师团队带进了本科教学中。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并主动担任本科生“班导师”任务。
在这场以教学为中心的改革中,学校将教师薪酬级别与教师实际收入分离,薪酬级别主要由科研水平决定,而实际收入主要由教学工作的质与量决定。每年年度考核聚焦的是教师教学工作,引导教师积极投入教书育人、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和各类科技、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师与教育资源;而教师职称晋升时,则对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这样既克服了过去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问题,又避免了科研上的“短平快”行为。
据统计,2017年,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数超千项,大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超千项,学生对教师课程目标实现情况评测优良率占97.89%。与此同时,学校承担国家重点重大项目的能力不断提高,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成果不断涌现,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的教师不断增加,呈现出“教学与科研共进,人才与成果齐飞”态势。
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同向同行
在资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牛漫兰执教的“环境地质学”课堂上,2015级资源勘查专业学生邓聚深有感触地说:“把国家需要摆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往后放一放,已经成为许多同学共同的信念。”
有着17年教师经历的牛漫兰,坚持围绕郯庐断裂带的起源与演化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科研团队在防震减灾、资源勘探等领域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课题。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是牛漫兰一直在钻研的重要课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牛漫兰带领支部成员制定了本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大纲,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本专业29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每一个章节之中,在学院4个系的120余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实现了全覆盖。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野外考察实践环节,我们既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释说明地质现象和规律,又通过介绍我国历史上和当前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与研究进展,在学生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还要着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分析本学科的使命与任务,确保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与专业知识同步提升。”牛漫兰说。
作为一所工科为主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工业报国、工业兴国、工业强国”是一代代合肥工大人奋斗一生的宏伟志向。通过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甘于奉献、业务精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着力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形成了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明显增强,课程育人作用充分显现。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05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