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

【学习先进典型 凝聚奋进力量】扎根三晋热土 逐梦星辰大海

发布日期:2021-11-15    点击:

——记二〇二〇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张靖团队

11月3日,北京的深秋阳光明媚,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光电研究所所长张靖教授领衔的项目“基于超冷费米气体的量子调控”荣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对山西而言,这一奖项难能可贵。

11月5日,记者见到张靖时,他正与团队其他三位主要成员——王鹏军教授、黄良辉教授、孟增明副教授在布满仪器的实验室里忙碌着,他们在领完奖当天便赶回太原,科研攻关的脚步从来不曾有一刻停歇,这是一种常态,也是一种习惯。

勇闯科学“无人区”的拓荒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

在三晋大地这片热土上,就有这样一支量子科技研究团队——山西大学物理学科团队。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留学美国的彭堃墀学成归国,回到山西大学,以敏锐的战略眼光,紧紧抓住量子光学蓄势待发的历史机遇,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在国内建立了量子光学实验室,把山西大学物理学科带入了世界科学前沿。

自中学时代起,张靖心中一直有个物理的梦。怀着对物理炽热的爱,成绩优异的他于1991年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专业,开始进行更细致深入的学习与探索,并对光电研究表现出强烈的学术兴趣。大学毕业后,他考取了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师从彭堃墀院士继续深造,开启创新挑战的硕士、博士学习生涯。在导师引领下,他在量子光学领域崭露头角。博士毕业后先后在英国、法国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开拓了国际视野,提升了研究水平。在彭堃墀院士扎根山西、赤诚奉献的家国情怀的感召下,2004年回国回到山西大学,确立了国际前沿的超冷原子研究方向,开始搭建实验平台,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超冷费米子实验平台。

始不垂翅,终能奋翼。近40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山西大学物理人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国家布局的量子科技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开展量子信息、量子传感、量子精密测量、光量子器件等方面的前沿科学研究。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的张靖团队就是这样的科技创新开拓者。

张靖团队对超冷费米气体量子调控的关键基础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超冷费米子实验平台,完成了国内第一个实现费米气体量子简并的实验,在国际上率先实验实现一维(2012年)和两维(2016年)自旋轨道耦合的简并费米气体,在量子材料的设计与制备、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研究上有了突破,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量子科技成果,引发了国际上大量相关理论和实验方面的研究。团队相关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与积极评价。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的I.Spielman教授特别评价该项目“是第一个在原子费米气体中实验观测自旋轨道耦合”。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谈起已有的成就,张靖极为淡然,他告诉记者,“创新、创新、再创新,瞄准量子科技前沿进军”是他和团队成员们多年来秉持的信念。科研人就是要在探索科学真理道路上一直往前走。

仰望星空的实干家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张靖动情地说,在多年的求学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就是他的导师、入党介绍人彭堃墀院士。导师身上的科学家精神贯穿于张靖20余年的科研生活点滴之中。

2020年11月14日,“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来自九大领域的50名获奖人依次从饶毅、潘建伟、邬贺铨、程泰宁等发起人手中接过奖杯,张靖位列其中。获奖寄语中,张靖如是说:“科学研究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从事基础研究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坚持。由最初的喜爱到执着的坚持,从坚定的选择到不忘初心的坚守,在攀登科研高峰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在享受着物理乐趣的同时,刻苦钻研,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年轻人当志存高远,勇攀高峰,不忘初心,不负韶华!”

寥寥数语,道出了科研工作者的心路历程。这不仅是从彭堃墀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身上感知到的,更是张靖20多年身体力行的传承和发扬。

板凳甘坐十年冷。张靖反复告诫自己,不仅要有坐冷板凳的决心,更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信心。夜晚时分,光电所灯光点点。在实验室里,仍能看到张靖带着学生们做实验的身影。他穿梭在精密仪器之间,凝神忘我于精密测量中,很多时候,每天有十五六个小时都在这里度过。一项成果的获得,用了近20年,日升月落、春去秋来,不知多少个夜晚,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大楼依然是灯火通明,他和他的同伴们将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全部投入到实验室中。

“真理的味道是甜的。”张靖说。有了心底的热爱,再加上自身的天赋、勤奋和常学常新,科研路途中遇到的大大小小困难反而更点燃了张靖那份中学时代就种下的物理梦的热情。旺盛的好奇心、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极强的学习能力,是团队青年教师对他的一致评价。

提携后学的孺子牛

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

办公室墙壁上,挂着两排照片,相框中一张张笑脸,都是张靖的学生。驰骋科研领域的同时,张靖也畅游在教学领域。他是在学术上严格要求学生的“严格型”导师,又是主动帮学生解决难题的“服务型”导师。每位学生的实验和论文,张靖都清楚地知道进展情况。学生们遇到难题,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实验室帮助解决。

既要做科技创新的开拓者,更要做提携后学的领路人。2012年,张靖被任命为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7年接任光电研究所所长。作为科研团队的负责人,更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深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使命所在,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只有调动团队的力量,才能攻克更多科学难题”这句话是张靖多年来秉持的信念。为了帮助年轻人扩大视野,他定期邀请国内外科学家以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做报告,进行访学,进行思维的分享和碰撞。同时,他大力鼓励青年教师和学生们出国深造,并教导他们努力进取、学成回国。学成归来后,张靖让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实验室建设,为他们提供能够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宽松环境。在学科蓬勃发展和榜样力量熏陶中,越来越多青年教师学子树立了爱国、爱所、爱科学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让这个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年轻团队得以快速成长,跑在量子科技研究的最前沿。

在张靖的带领下,光电研究所每一位研究人员都有自身擅长的领域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在这个老中青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里,长者用丰富的经验指引青年,青年用激情与活力感染长者,彼此取长补短,携手笃定前行,默默地为科学事业奉献着。他总是鼓励年轻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他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王鹏军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黄良辉获全国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付正坤于2013年发表了山西大学第一篇Nature子刊论文。这个年轻的团队先后承担了“863”“973”等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研课题,取得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并屡获大奖:“全固体化单模单频绿光激光器”研究获得200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纠缠态光场及连续变量量子通信研究”获得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光场量子信息与量子通信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获得第五届饶毓泰基础光学二等奖、“半导体激光器强度和位相噪声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获得2003年度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变量多组份纠缠及其在量子信息网络中的应用研究”获得2010年度山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路走来,每一项成果都饱含着一份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作为党支部书记,在张靖的模范带动下,光电研究所党支部被评为2019年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20年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张靖本人也荣获了2021年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来源:《山西日报》(2021年11月10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