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薛稷副教授
薛稷同志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自200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开始留校工作,辛勤工作十二载,为初民学院、哲学社会学学院的学生讲授诸多课程,始终奋斗在教师岗位第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教学之外,他还担任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博士生辅导员一职,时时刻刻为学校为学生着想,深得领导、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在科研工作中,严守学术规范,刻苦钻研,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主持多项省级科学研究项目,并参与山西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尚书》中有一句话:“惟精惟一”,这就是一心投入教书事业终不悔的薛稷老师的真实写照。
以德立学 教书育人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先后用“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等表现力极强的称谓,表达了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并提出“三个牢固树立”、“四个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师德建设标准和要求。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他又号召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立德树人。
2007年至今,薛稷老师为初民学院、哲学社会学学院本科生讲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为哲学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授《英国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等课程。在教学中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和学生心理,因材施教,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成果。与此同时,时刻按照“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的要求,积极推进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课堂教育教学目标。他用自己的学识和品格教育和感召学生,更是有着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近三年的评教分数高达96分。
常说,教师要为人师表,具备比常人更加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前世界发展的前沿科技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以自身完美的行为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因此他不断加强个人修养,不断完善自身。在知识的浪潮中,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而教师就如同那一叶小舟,长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至理想的彼岸。他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要通过自己的榜样、模范、表率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做人和与人合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作为一名教师,端正职业操守,不断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尤为重要。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为人师表做表率,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十二年从教生涯,无论是教学课程还是论文指导,他都倾注出自己的全部精力,精心设计教案讲义,认真对待每一次课堂教学,注重做好课后辅导等工作,严守不旷工不迟到不早退的工作底线。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更不论是节假日还是休息时间,总能看到他在岗位上辛勤工作的身影。他认为教师是一项良心职业,立德树人、严谨治学、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师德。富兰克林说:“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得笔直的”,同样,教师也应该及时吸纳时代的活水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才能与时俱进,思路开阔。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也相应的反映到教学之中。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育教学战线中的一名战士,更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薛稷总是以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来鞭策自身。正是因为这种时刻保持的饥饿感,才更加培育努力学习,才能保持在工作学习中不断探索的好习惯。不断的学习,伴随着持之以恒的读书行动,凭借其才能不断感染学生,不断熏陶学生。事业上的不断追求与创新就是一名教师的新生命。
毕业论文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最终体现,更是独立思考、研究的重要环节。论文不仅需要精还要新,叙述不少基础差的同学在写毕业论文时,往往有畏难情绪,甚至通过复制粘贴抄袭充数;或者有的同学拘泥于已有的文献资料,不敢做进一步的推陈出新,仅仅做一些文本的罗列。为此,他在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首先,要求学生在着手论文前要进行大量的文献积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关注时政,关注国内外理论的最新动态和成果,以理论结合实践,在积累知识的途中也相应汲取其中有用的信息;其次也严格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务必按照学校规范开展论文写作,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而且多次就学生的论文进行研讨,听取学生的科研进展汇报,逐字逐句提出正确的建议;最后,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学生思维能力及创造力培养是时代的需要,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二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三要能使学生养成不盲目接受、深入思考、敢于否定、勇于发表见解的优良心理品质,并针对论文创新难给予自己相应的意见建议,指导学生积极关注国际国内外相关学界的最新动态,引领学生不吃陈旧饭,不品过期菜,培养学生敏锐的学术眼光。经他指导的毕业论文均顺利通过查重、外审和答辩。
以敬爱业 事必躬亲
自2007年6月,留校工作以来,薛稷同志便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的专职研究人员,与乔瑞金教授一起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的发展尽心尽力。现担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哲学学院工会委员、负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的行政事务,恪尽职守积极热情与校内外相关单位建立良好关系。2019年参加山西省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以优异成绩考核合格。
都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凭空而来的,薛稷老师能够拥有今天的成就,来源于他日日夜夜对学术的钻研和初心的坚守以及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工作态度。
在任职期间内,他不断提升自己,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用短短的三年时间就获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学位,其中艰辛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他还前往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SFU)文化研究中心进行为期半年的学术访问,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做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工作,获得了国内外知名学者的肯定与赞誉,大大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在学术核心期刊发表了十余篇颇具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并被《新华文摘》等权威转载期刊转发。
在留校的十二年内,他还担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学生辅导员、工会委员。近五年工作考核全部合格以上,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任劳任怨积极组织各种教工活动,为大家整理报销单据,默默无闻地担负着“守巢人”的使命。
为了活跃校园文化,他积极响应工会号召,组织举办了哲学社会学学院新年联欢晚会并表演节目和第二届棋牌友谊赛,通过开展棋牌活动增进老师们之间的友谊,陶冶情操,活跃气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借此丰富广大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还组织参加校运会、校职工篮球赛、五人制足球赛等各种文体活动,得到了院所广大老师的好评和喜爱,先后被评为2017、2018年度“优秀工会活动积极分子”,2018年度“山西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严格履行支部书记职责,利用“三会一课”、“学习强国”APP,积极组织党员、师生开展十九大报告学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研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结合自身专业的特殊知识背景,创新和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科研水平。
他从未忘自己的“初心”,始终对科学研究充满热忱,先后在《江西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国外研究动态》等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还完成了《伊格尔顿文化批判理论研究》、《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书稿两部。时常坚持“马哲所学术论坛”的举办,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进行学术交流,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塑造了优良的学术风气,汲取了国内外先进的学术理念与理论精华。而这些成就背后深藏了多少夜不能寐的操劳,只有他自己知晓,他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学贵以专,待人以诚。
无疑他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他是立德树人的实践者,他是精于钻研的学者,他更是学生心目中的“大师”。他的努力为学生的飞翔插上羽翼。一个能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的少年郎,背后必然有一位笃学精进的师者为他掌舵引航。而薛稷老师就是每一位求学者的领航人,他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收获还有关于人生的探索。
以诚相待 亦师亦友
这样一个貌似发光的“学术新星”,却也食人间烟火——这是学生们对他的评价。无论他站的多高,他都用最平和的方式接触学生,倾听他们的诉说和求助,用最简单的方法教给每个学生做人的道理并让他们感受知识的魅力,告诫每个学生肩负新时代奋斗者的重任。
在努力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他还担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博士生辅导员工作,着力从思想教育、科研训练、学风建设、日常生活、安全稳定等各方面入手,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认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广泛了解自己的学科专业与现代社会发展,用自己的热忱和真心指导学生、塑造学生,深受学生爱戴。在其影响下,学生们积极进取,刻苦学习,先后有三名博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三人获得山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六人获得优秀毕业研究生等荣誉。
优秀的辅导员,都是爱字当先。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没有师爱就没有师德,更没有教育。在教育学生时,他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自己的基本准则。对学生充满仁爱,是一种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尊重、理解和尽责,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大爱”。他在“仁而爱人”的教育大道上,努力做到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但同时也在思想上、学习上严格要求,不迁就,不放松,努力做到宽严相济、张弛有度。他深信只有做到严慈相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让学生行得正,走得直;其次,他也以“一视同仁”严格要求自身,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更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要做到“大爱”,就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附带任何的条件,也不掺杂任何的偏见;再其次,理解尊重也必不可少。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包容学生的个性,信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宽容、平和与充满期待的氛围中成长进步。他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每一个跟随他的学生。他是微笑天使,他把微笑和爱播撒给每一颗成长的心灵。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薛稷老师非常重视班风、学风建设,这也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增进学生自理自治,推进学生行为习惯的自我养成教育,要求学生根据校纪班规,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作为博士生辅导员,他在学生的身上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博士这一群体拥有较高的知识体系和独立自主个性,他们大多数兼顾工作与家庭,不再单纯的仅拥有学生这一名号,无形中承担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薛稷老师除了平时师生间的学术交流之外,更多将关注重点放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再仅仅是以老师的身份,更多地是以朋友之一平等的身份给予他们支持与帮助。他经常说,大家都是小朋友,有需要帮忙的随时可以找我,正是因为他的这份随和,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薛哥”。
高等教育的职业特性要求做任何事时都能够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感情世界,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新格局,教师只有学会角色转换,才能够将心比心,把感情融入教育全过程,教育效果才能入脑入心。而薛稷老师正是用他的真心守护了学生的初心,让学生能安心学习,用心钻研,更让学生学会传递爱,分享爱。
2015年8月的一天,学生小妮深感不适,在就医时检查出患有乳腺癌,被通知住院治疗。此时正值薛稷从加拿大访学归来,听到消息第一时间赶往医院探望。他嘱咐小妮安心养病,清除杂念,放松好心情,不要为学校的事情担忧,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随着检查与治疗的不断深入,小妮的病情愈发恶化,身体其它各个器官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作为她的辅导员,薛稷经常去医院探望,缓解小妮痛苦的心情,他组织同学们去陪她谈心、聊天。有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与鼓励,小妮更加积极的与病魔做斗争。
不幸的是,小妮还是离开了我们。看着小妮家人痛苦的神情,薛稷老师怀着沉痛的心情安慰他们,为他们分担痛苦,主动提出帮助处理校内相关后续事宜,为学生为家长尽最后一点力。那一刻,他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自此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有人说爱生是衡量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尺子。爱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所以教师务必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各方面都得到健康成长。
“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时光荏苒,一转眼他从教已经12年。在这既忙碌辛苦又充实满足的工作时光中,牢牢做到“两个一向”的工作指标:一向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把立德树人放在课堂教学第一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融入到学生个人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设计中,融入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实践中,指导学生只有把个人前途命运交给党、交给国家和人民,才能造就最有意义的人生;一向注重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指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从思想深处对学生工作与主观能动性进行教育,提升立德树人的意识,激发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自非栋梁擎天柱,乐为园丁哺芬芳,不说桃李满天下,也见百花满园香”。每个成功的学生背后,都有一份教师的默默付出!这种付出,春风化雨默默无声,悄无声息地流入学生的心田,滋养着学生的身心成长与人性光芒。薛稷老师总会在学生的进步中发出会心的微笑,这是一个教师最大的幸福与光荣,再多的付出在他心里就一个字:值!
从求知若渴的少年到展翅高飞的成人,从门外汉到专才,从人类的结绳记事到今天信息时代,老师的作用时时刻刻贯穿其中。社会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老师。老师的默默付出换来了人类文明的勃勃生机。老师的爱,无私中透露着平凡:像一股暖流,渗入学生的心田;像一种呼唤,帮助落寞的心灵找到回家的路;像一阵春风,带给学生温暖和温馨。我们的老师,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簇拥的鲜花,粉笔是他们耕耘的犁头;讲台是他们奉献的战场。胸膛里盛满了学生的广袤天地和美好未来。这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人生,更是薛稷老师的每一天。
千淘万漉虽辛苦,淘尽黄沙始见金,十二年的从教历程,专注于一个领域,聚焦于一件事情,孜孜不倦,诲人不倦,只有将心思镇定下来,才能一心一意的搞好教育事业。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好老师应该懂得既尊重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昂首挺胸,又要通过尊重学生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感谢您,坚守教育的巢穴,孵化赤诚的梦想。薛稷老师只愿看到学生饱满的斗志、满腹的才气,自信的笑容,宁愿做一位在学生背后平凡而又伟大的“守巢人”。